声明公告

奔放写意——齐白石的荷花题材创作

原标题:奔放写意——齐白石的荷花题材创作

奔放写意——齐白石的荷花题材创作

  齐白石 枯荷 北京画院藏

  荷花是齐白石比较喜爱的题材,他一生画了不少荷花。粗略计算,应有近百幅。齐白石爱荷花,是有原因的。在1917年的一本册页之三《荷花》一开中他特别题句到:“出污泥而不染,余与张五皆足与此花流匹也。齐大并记。”可知,齐白石对荷花“出污泥而不染”的品格非常欣赏,并将之自比自况,荷花孤傲不染的花品与齐白石的心性非常契合,这也是齐白石屡屡画荷花的一大原因。

  中国画家爱画荷花,远的有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和恽寿平,近代的中国画大师吴昌硕、齐白石、张大千、潘天寿、刘海粟、李苦禅、石鲁等,都是画荷花的妙手。八大山人的荷花残败荒凉,恽寿平的荷花工笔规整,吴昌硕的荷花金石味浓,齐白石的荷花豪放大气,张大千的荷花婀娜多姿,潘天寿的荷花刚健挺拔,刘海粟的荷花泼彩浓艳,李苦禅的荷花铁笔酣畅,石鲁的荷花夸张简练,每个人都对荷花有自己的刻画和解释。但若论最奔放写意,淋漓痛快,则非齐白石的荷花莫属。齐白石画的荷花也是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,晚年的荷花墨色淋漓,色彩艳丽,穿插繁密,笔势豪放,将荷花的写意描绘推高到一个新的境界。

  齐白石早期画的荷花,偏于墨色,设色极少,构图每每十分简单。目前所见齐白石较早的一幅荷花是画于1917年(丁巳七月)的《墨荷翠鸟》,是一幅纯水墨作品,用笔简练,构图舒朗,略有八大山人笔意。在画上齐白石也专门题到:“朱雪个李复堂与余同趣,余之作画欲不似二者,固下笔难矣,四幅将不似人,宝辰先生勿谓傍依朱李也。”1921年(辛酉年六月),齐白石画了一幅盆栽荷花《宝缸荷花图》,上题自作诗一首:“海滨池底好移根,杯水丸泥可断魂。有识荷花应欲语,宝缸身世未为恩。”此画仍是水墨画,不设一色,画上部画一花盆,几杆荷花有开放的,有含苞的,还是八大山人风格的写意文人画。

  1921年,齐白石在一幅《荷花》上题句到:“大涤子尝云:此道有彼时不合众意而后世鉴赏不已者,有现时轰雷震时而后世不闻问者。余此幅当时不合众意,后世不欲人闻问,人奈我何。”足见当时的齐白石在北京卖画正受冷遇,知音稀少,才有此愤世嫉俗之语。此时的齐白石因为画风受八大山人影响,冷逸一路,人多不识,只有陈师曾等极少几个人欣赏他的画。北京画院藏有一幅1925年画给梅兰芳的《荷花图》,画面稍有些变化,开始有了少量的颜色,但并不突出,仍是以墨为主,以色为辅。画面画荷叶两三杆,一朵红花开在上角,很是出挑。说明齐白石开始尝试发挥色彩的功效,在实现由水墨到色彩的过渡。

  在上世纪20年代末,齐白石的画风开始发生变革,逐渐有了自己个人的面目。这一时期的他,在画题上也每每有所欣喜表露。在约1927年的一幅《残荷》上,齐白石题写:“作画剩色,灯下画此,竟落落大方,记之,三百石印富翁。”1929年(己巳三月),齐白石画了《鸳鸯荷花》,他题画曰:“予之画稍可观者在七十岁先后,心庵弟今携来加题记,其意在珍重,白石惭愧万分。”70岁前后,是齐白石自认为“画稍可观”的时期,此时正是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,齐白石开始衰年变法,这一时期的明显特征是色彩比以前更加突出,画面更艳丽了,不再只有以前的孤冷,而是墨色均衡,以色彰墨,色彩浓艳。

  齐白石在上世纪30年代还画了一幅《墨荷》(现藏北京画院),构图极简,只画了两杆荷花,一花一叶,长长的荷杆充满整个画面,荷叶的伞盖用大笔扫出,撑满画幅,背后穿插一朵含苞未开的荷花,画的意境极简。画上题了一首友人诗:“一花一叶扫凡胎,墨海灵光五色开,修到华严清净福,有人三世梦如来。”此画可谓气力弥满,确实大有扫尽画界凡胎之势。1934年秋,齐白石画了一幅水墨的荷花,堪称他30年代的荷花精品。在画上他做了两处长题,其中一题道出了他大写意画风的师法由来,“一蓬一叶稍似八大山人,八大山人当其时爱者甚少,白石山人爱者颇多,未免惭愧也,白石又记。”

  齐白石上世纪20年代中期前的荷花大多是学古人的,主要是学八大山人,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为了更好地画好荷花开始多次写生。在经过写生实地观察后,他发现荷花开得都十分茂盛,于是他在一幅《荷花》中曾画过十个荷叶,光盛开的荷花花瓣多达十五六朵,可谓是《盛荷图》了。他在这幅画外题道:“余画荷花,觉盛开之荷不易为,一日雨后过金鳌玉蝀看荷花,归来画此,却有雨气从十指出。”此处说的“金鳌玉蝀”指的是北京的著名景观北海与中海之间的一座桥,这里在夏天以荷花闻名。近代诗人柳亚子曾有诗“金鳌玉蝀万荷花”句,齐白石画荷、赏荷就是在这里。齐白石能画好荷花,跟仔细写生观察有很大关系。

  自上世纪30年代始,齐白石带色彩的荷花作品多了起来。北京画院藏有一件齐白石画的《枯荷》,没有年款,看款书应是上世纪30年代画作。荷梗画得坚挺老辣,有如金刚杵一般。四个莲蓬,一朵盛开后已开始凋谢的荷花,三杆残叶,将枯荷表现得十分生动。但总体看,这时的荷花画作设色还比较淡一些,无论荷叶还是花瓣,色彩都不像上世纪40年代那样浓艳热烈,而是以淡雅为主。齐白石非常善于画枯荷,他画秋天的枯荷,荷梗穿插有致,莲蓬就有24个,并没有给人一种残败之感,反而觉得枯荷的壮烈与秋天的美丽。此时的齐白石,画荷花已然没有了原来的简洁,而是繁上加繁,画面一度很少再留空白。

  上世纪40年代,齐白石的荷花色彩愈加浓艳,构图大多繁复,画意更加生动。齐白石画荷花有时也常配些鸳鸯、游鱼、鸭子、翠鸟、蜻蜓等配景,以增加画面的活力和情趣。他曾说:“画花卉必须有虫鸟陪衬才更生动。”新人结婚他多画《荷花鸳鸯》,表达祝福之意。他画的《晚香》,上面有一只蜻蜓,下面画了两只鸭子,并特意在画上题句:“余作画每兼虫鸟,则花草自然有工致气,若画寻常花卉,下笔多不似之似,决不有此荷花也,三百石印富翁并记。”这里讲了他作画喜爱兼画一些草虫,以求得花草有“工致气”,但是画常见的花卉,追求一种“不似之似”,就是写意的概括性,貌看不似,但其实神似,此为齐白石晚年绘画的一大理念。

  新中国成立后,齐白石也画了不少荷花。1951年画的横幅《荷花蜻蜓》,上款是“琪翔部长老弟,秀仪夫人女弟子同玩,辛卯冬九十一岁白石老人赠。”可知是画给自己的女弟子郭秀仪女士的。此幅荷花色彩艳丽,构图茂密,是齐白石的一件精心之作。94岁画的《荷塘双鱼》,两条小鱼在荷塘中游嬉,颇有情志,荷梗画得一笔不懈,坚挺老辣,丝毫看不出是90岁老人的手笔。晚年的齐白石画荷花,画面更加自由了,用笔更加概括了,可谓妙笔生花。齐白石一生爱画荷花,因为荷花最适合写意,因为荷花最符合他的心性。

  近年国内拍场齐白石的荷花画作屡有上拍,不少拍出不菲的高价。早在2008年荣宝春拍“郭秀仪藏齐白石作品专场”上,8平尺的《荷花蜻蜓》以694.4万元成交,这样的价格在当时实属不低。2013年匡时秋拍《荷花蜻蜓》660万落锤,2013年华辰春拍《荷花鸳鸯》477万成交。2014年嘉德春拍《荷花》580万元,2015年匡时春拍《荷花翠鸟》402.5万元,2016年保利秋拍曾上拍一件齐白石《荷花四屏》,以1437.5万元高价成交。2017国内春拍上拍了多件齐白石荷花题材的拍品,如《池塘蜻蜓》、《荷花双鱼》、《荷塘鸳鸯》(644万元)等,仅《荷花鸳鸯》就多达五六件,但不少是不堪入目的赝品。一些拍品打着齐白石的生前友人或驻华外交官旧藏的旗号招摇撞骗,需要引起藏家的警惕。

责任编辑:

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是全国老龄办直属单位。1996年,经中编办批准(中编发[1996]15号)成立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,其工作任务是:为促进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,老年人才信息网建设,人才招聘及信息提供,相关调研、培训与咨询业务。
    编辑部
    策划部
    宣传部
    外联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