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明公告

没故事,毕加索也难俘获芳心

原标题:没故事,毕加索也难俘获芳心

  伦勃朗、米开朗基罗、毕加索,当三位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在这个暑期会师京城,有没有点儿小激动?虽说这些年国外经典艺术作品已不鲜见,可要一下子集齐这三位的原作,就绝非易事了。不过,且慢兴奋。看过展的人们似乎没有想象中的欢欣雀跃,反倒是“不过瘾”的吐槽声不绝于耳。原来,除了一睹伟大作品的真容,由于缺少人们读得懂的背景故事,人们收获的更多只是“到此一游”。

  率先拉开暑期热门展序幕的,是国家博物馆的《伦勃朗和他的时代: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》。这是莱顿收藏的首次全球巡展,其中包含荷兰十七世纪天才画家伦勃朗的11幅画作,以及维米尔首幅在京展示的作品《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》。在一家跨国设计公司工作的黄宇斐,开幕当天就冲到了展厅。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她,学生时代最推崇的艺术家就是伦勃朗。她那天几乎是抱着朝圣的心态去看展,“我都设想好了,回来写一篇长微博,与朋友分享观后感。”

  如今时间已过去月余,计划中的长微博还没有现身。“我本来是想结合展览上披露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写一篇艺术八卦,可我没看到任何故事。”黄宇斐还记得自己的兴奋劲儿只存留了不到十分钟。缘由是这些远道而来的艺术品除了看着相当精美,当转身离开后,却很难有一种获得感。她说,自己原本抱着了解西方经典艺术的期待踏进展馆,但最终闯入眼帘的,要么是特别专业化的介绍,要么是只言片语的碎片化信息。“诸如‘突破团体肖像画呆板的程式’,这样的介绍文字,参观者不会提起任何兴趣。”在她看来,展览从头到尾都没向人们解释这些展品的重要性,包括所选作品在曾经的年代到底有着怎样的地位。

  紧随伦勃朗而至的毕加索,在中国拥有更高的知名度,这一次带到中华世纪坛的是他少为人知的银盘和陶器。可惜的是,原本可为参观者填补对毕加索认知空白的一场展览,同样毁在了展览介绍文字上。不少兴冲冲而来的参观者,除了拍照实在看不出什么门道。“展品题签上寥寥几个字,让人完全不知道作品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。”麻敏哲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,他说西方一些艺术家相当有个性,比如他们会为了自己的爱人或孩子创作某件作品。就拿这次展出的《灯下的女人(杰奎琳)》来说,银盘中的“女孩的侧脸”和“三脚架前的女孩”,无不象征着他们爱情的结晶。“女性激发了毕加索创作中的绝大部分激情,尤其他晚年的这批作品,可谓比比皆是。”他认为,策展方没能把握这次给参观者“补课”良机,人们印象里停留的依然只是他的名字和逾亿美元的拍卖价。

  被誉为“文艺复兴艺术三杰”之一的米开朗基罗此番京城之旅同样不太顺利。上周,国家体育场(鸟巢)建成后迎来首个国际艺术展——米开朗基罗国际艺术展,105件展品系统展示了这位艺术家在素描、雕塑、建筑、湿壁画等方面的艺术成就。尤其高近6米、拥有近两百年历史的“大卫”雕塑原作翻模全世界仅存三件。然而,除了空留这些盛名之下的作品,人们依然无从获取更多相关信息。在艺术评论家王海明看来,国博、世纪坛的参观者以艺术爱好者居多,鸟巢的参观者绝大部分却是旅游观光客,“没有浅显易懂的文字可读,人们只会把它当作拍照的背景。”

  “艺术原本是最为打动人心的,不过,前提是能唤起公众的好奇心。”麻敏哲以伦勃朗的名作《夜巡》为例,由于画家没有把画面里的十六位保安射手处理均衡,明暗、大小各不同,导致被画的对象将他上诉法庭,闹得满城风雨。“艺术家创作作品还会惹上官司,这就很新鲜。倘若策展方对于这类鲜活的历史置若罔闻,参观者就失去了一次与历史邂逅的绝佳机会。”

  而令王海明感到沮丧的是,如果连一些对艺术史稍有涉猎的人都提不起兴趣,更遑论那些抱着凑热闹心态的人们从中感知美育的感召力。他认为一场好的西方艺术展应该像一位能登上“百家讲坛”的历史教师,他会想方设法通过展览让人放慢脚步。(陈涛)

  【记者手记】

  美育普及,从好好说话开始

  相信不少人都有类似经历:抱着“熏一熏”的心态走进展厅,却由于实在不知从何解读作品,只得铩羽而归。当面对西方艺术作品时,这类尴尬尤甚。

  国外艺术展在内地热络起来,也就是近些年的事情。在此之前,偶尔露面的此类展览,吸引的大多还是业内人士,他们带着朝圣的心情去观看。既然面对的是专业人士,专业术语的大量出现也就不足为奇。然而,时移世易。当艺术家不再缺乏了解外界艺术动态,普通群体成为参观主流时,布展方显然没来得及切换思维。

  不过,即便展览引入者意识到这个问题,真要换个“说法”也并非易事。国内大多数展览依然奉行的是“策展人至上”模式,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这些艺术专业人士更习惯自说自话,以及与同一水平的人们交流所思所想,而并不关心面对的普通受众是否能够理解,枉费精美展品远道而来。

  在倡导“公民美育”的当下,或许是时候从展览文字着手做一番改变了。无论是前言、后记,还是展品介绍文,当从好好说话开始,说出的话让参观者读得懂,如果能吸引人们沉浸其中,甚至离开展厅后还能再补做些功课,善莫大焉。(陈涛)

责任编辑:

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是全国老龄办直属单位。1996年,经中编办批准(中编发[1996]15号)成立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,其工作任务是:为促进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,老年人才信息网建设,人才招聘及信息提供,相关调研、培训与咨询业务。
    编辑部
    策划部
    宣传部
    外联部